•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汽车产业还需“标准”护航

2019-01-17 10:24:23 中国青年报

当新技术来敲门

汽车产业还需“标准”护航

近年来,以市场主导制定的团体标准正逐步成为国家新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汽车行业正经历着自诞生以来最大的变革和转型,电动化、轻量化、智能化等趋势正在与汽车产业进行着深度融合。想要高质量快速发展,离不开行业标准来规范前进路线。2018年是新标准化法颁布施行的开局之年,以市场主导制定的团体标准成为国家新型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全面总结2018年团体标准化工作,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不久前召开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标准创新大会暨2019年标准化工作会议。

“汽车产业正处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要大力发展市场主导制定的团体标准,快速响应创新和市场对标准的需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进华认为,此举对推动汽车新技术应用和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目前汽车行业正处于爆炸性的发展变革阶段。“颠覆”“推翻”等已成为汽车圈内的热门词语。但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技术部部长赵立金看来,在创新的热潮之下,汽车产业仍需要严谨的标准化工作进行正确的引导。

“如何制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能够便于管理和组织的标准,是我们工作的重点。”赵立金强调说,“还要注意科技成果的创新标准转化,以便及时捕捉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

据他介绍,今年汽车工程学会新组建了5个技术领域的专家组,包括汽车测试技术、汽车环保技术、轻量化技术、轮胎动力学以及可靠性技术。到目前为止,汽车工程学会已经形成了13个分技术领域的专家组。这些关键共性的技术核心内容,不仅能够指引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也将为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标准化工作的严谨性,汽车工程学会坚持“严把立项关”,进行从立项起草到征求意见的整个全环节规范性管理,并对2018年之前发布的多项标准采取了复审。赵立金介绍说:“很多专家都反映行业技术的进步非常快,尤其是材料领域,因此在编写的规范培训上,我们专门针对起草人和研究机构学习培训,按照国标1.1相关要求进行衡量和参考。”

除了在技术层面进行大量投入外,汽车工程学会还在实现团体标准与国标行标的协调、国际化发展交流、宣传推广标准化工作等方面持续发力。“今年的工作是富有成效和成果的。”赵立金说,目前汽车产业竞争激烈,“尤其是汽车业合资股比的放开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质量产品需要高质量标准,这将为未来团体标准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面对接踵而至的产业变革和技术创新,如何才能在明年更好地完成标准化工作?张进华认为,首先要持续加强团体标准组织体系建设,发挥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和标准专家组两级组织的作用,要适应汽车产业跨智能化、网联化带来的新特征,积极吸纳跨产业领域专家加入。

张进华坦言,为了切实发挥团体标准在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质量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要注重国际化发展,积极吸纳跨国公司参与团体标准研制。“发挥中国汽车产业市场优势,通过团体标准助推新技术率先在中国规模化应用,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汽车发展的历史上,汽车行业面临能源形式上的巨大变化还是第一次。为了把握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脉搏,提升中国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汽车工程学会和丰田汽车公司联合编著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年度评估报告2018》在北京正式发布。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指出,面对汽车产业的变革,汽车工程学会今年将原来的《中国汽车技术发展报告》更名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年度评估报告2018》。据介绍,年度评估工作是《技术路线图》持续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综合评估和专题评估,综合评估在技术路线图“1+7”的框架下进行,专题评估方面,2017年针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评估,2018年则主要评估了新能源汽车领域,2019年将对节能汽车领域展开评估。

据了解,本项报告积极应对汽车产业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变革,主要包括“综合评估报告全面洞察、专题评估报告深刻聚焦、技术数据透视未来趋势”三大模块。综合评估模块针对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汽车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动力电池、汽车轻量化等关键技术领域的年度进展进行评估。 机械工业出版社汽车分社副社长赵海青评价称:“该书对汽车技术创新发展起到积极推动和引领作用,并对汽车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决策部门、汽车技术战略研究机构等发挥重要参考价值。”

据侯福深透露,面向2035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本的全新研究工作将于2019年下半年启动,“希望行业的专家学者能积极参与到技术路线图的持续研究工作中,共同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张真齐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 李素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