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收藏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共享宝马来了!每公里1.5元,不要油钱、停车费

2017-08-13 10:21:25 每日经济新闻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快到你无法想像,各种“巨变”,颠覆着我们的生活。

短短两年时间,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睡眠舱、共享运动仓等一个个新词不断冲击我们的眼球,刷新我们的认知。

而最近,每公里1.5元、不要油钱、不要停车费、还带WiFi的共享宝马也横空出世!看完之后,不知道你还有没有买车的想法。

“共享宝马”亮相沈阳:每公里1.5元

据沈阳日报,8月9日下午,某共享汽车品牌负责人隋宏洋表示,作为全国推广的第一站,近期将率先在沈阳投放1500辆宝马轿车。

据介绍,这些蓝色共享汽车全部是崭新BMW汽车,于今年2月上市。除了汽车本身外,作为共享汽车,这些蓝色宝马还加装很多新科技。这位负责人表示:

“诸如车载WiFi、指纹介入、人脸识别、酒精测试、智能语音等功能,这些都将为用户营造出一个安全、舒适的驾乘环境。”

这种“共享宝马”不需要客人自己加油,全部由平台负责。“每台共享宝马,我们都在网上都可以监控,不仅燃油有多少我们知道,就是您踩几脚刹车,我们也清楚。”

隋宏洋表示,未来“共享宝马”资费标准是每公里1.5元,每天200元封顶,新用户注册即有两次免费使用机会。同时,沈阳1400多家停车场22万个停车位用户可免费任意停放。

“按照计划,我们将在近期率先投放1500辆左右共享汽车,这些车辆可以在市内重要区域行驶。”隋宏洋说。

扫描车上二维码下载该共享汽车品牌的APP,注册并上传驾驶证缴纳999元押金,找到车辆后通过app控制可打开车门。进入车内需要经过两大安全系统“检测”:人脸视频系统、红外线酒精测试系统,才可以开走。

两部委鼓励共享汽车发展

小编注意到,8月8日,交通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明确鼓励了共享汽车的发展,对保护用户权益、提高小微型客车租赁有效供给、优化交通出行体系、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指导意见》中提出,分时租赁,俗称汽车共享,是传统小微型客车租赁在服务模式、技术、管理上的创新,改善了用户体验,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有助于减少个人购车意愿,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私人小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趋势以及对道路和停车资源的占用。

在租赁结算上,《指导意见》规定,分时租赁经营者应采用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

据新浪财经,在今天(8月12日)举行的欧美同学会北京论坛上,中英峰会创始人、飞尚集团海外副总裁李宗洋就表示:

共享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信任的基础上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英国,市长级别以下的人出行,基本上是不会给你配车的,而是推荐你坐Uber,这样节省开支。

共享汽车被视为下一个风口

过去两年中,共享单车带动共享经济成为资本市场追逐的焦点之一。而现在,共享汽车被视为中国共享经济发展的下一个风口,据不完全统计:

在上海,上汽集团与EVCARD合资成立的“环球车享”已投放运营6500辆;

在广州,已有“有车”、EVCARD、“驾呗”等共享汽车运营商;

在深圳,宝港能源、比亚迪、中兴、联程等企业投放超过1000多辆共享汽车。

小编注意到,《2017中国共享汽车现状与趋势报告》披露,目前,中国投入运营的共享汽车数量已经达到3万辆左右,预计未来5年汽车分时租赁市场将以超过50%的增幅继续发展,到2020年,整体车队规模有望达到17万辆以上。

据新华社消息,深圳市公共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共享汽车短时间内的大规模出现让相关部门有些措手不及。”

而作为高密度大城市,深圳的汽车牌照、停车场、道路等资源都非常紧缺,相关运行、管理的法规细则也都没有出台。共享汽车的“突然爆发”有可能会扰乱现有的交通规则和秩序。

另据每日经济新闻此前报道,今年4月,一个驾照被扣12分的刚毕业的大学生,借用朋友账号租用了一辆共享汽车,在四川成都行车时发生交通事故,将车后的三人撞倒,造成一人当场死亡、另外一人膝盖粉碎性骨折。目前事故责任还在认定之中,但是也给共享汽车的发展敲了一记警钟。

据南方周末,抛开这些因素,在盈动投资创始合伙人项建标看来,当前共享汽车的火热也有其必然性,是因为环境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的大背景,是产能过剩、制造业过度发达、闲余资本过剩,过去6万-7万元一辆的汽车,现在3万-4万就可以买到了,现在真正进入了丰饶时代。

另一个背景,则是80后、90后们的消费观变化。他们有焦虑感,看别人晒包包、手机,也想要提前享有,大家在乎的不是产权,而是使用权

(责任编辑: 李素 )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